乌军打飞机打到自己人?半数战机被误伤,这仗打得有点尴尬
乌军这仗,打得有点“内伤”
最近,乌克兰议员阿纳斯塔西娅·别祖格拉娅爆了个猛料,说乌军损失的飞机,有一半是让自家的防空部队给打下来的。这消息一出,好多人第一反应估计是:啥?还有这种操作?
这事儿啊,塔斯社3月17号就报道了。虽然乌克兰官方还没出来证实,但想想去年8月那架据说被自家“爱国者”防空系统误伤的F-16战机,这说法还真不是完全没谱。
这位别祖格拉娅议员,怎么说呢,挺活跃的一个人,经常在网上点评战局,连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都敢批评。所以,她的话有几分可信度,大家自己琢磨。
不过,这事儿细想想,还真有点意思。乌克兰现在用的防空系统,那叫一个五花八门,啥牌子的都有,跟个“武器博览会”似的。这么多系统凑一块儿,沟通协调要是不到位,出现误击,好像也不奇怪。
再说了,乌克兰战场上还有不少外国雇佣兵和军事顾问。这语言不通、文化不同,打起仗来,指不定就闹出什么乌龙。就像俗话说的,“十个厨子一盘菜,九个和尚没水吃”,人多了,想法也多,要是没个能拍板的,就容易乱套。
其实,这“误伤”事件也暴露了乌克兰一个老问题:太依赖外援了。长期以来,武器装备都靠别人给,自己没个完整的体系,这就跟拼积木似的,看着热闹,其实不结实。战场上瞬息万变,这“积木”要是散了架,后果可想而知。
当然,美国那边也没闲着,又是特使又是停火建议的,忙活半天。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也表态了,说“不附加条件”接受美方提议。这看着是好事,但仔细想想,把和平的希望全寄托在别人身上,真的靠谱吗?这就好比,自己家房子着火了,光等着邻居来帮忙,自己不动手,火能灭吗?
话说回来,美国提出的“30天停火建议”,听着挺好,但能不能落地,还得两说。毕竟,停火只是第一步,要想真正解决问题,还得从根儿上入手。这就好比治病,光治标不治本,病早晚得复发。
所以,对乌克兰来说,与其把宝全押在美国身上,不如先把自己内部的问题解决了。武器装备得更新换代,指挥系统得完善,士兵也得加强训练。这就好比练武功,内功扎实了,才能发挥出招式的威力。
别祖格拉娅这次爆料,就像一把手术刀,划开了乌军内部的伤口。这伤口有多深,还有多少问题没暴露出来,谁也不知道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:打仗,不光要对外,还得对内。要是自己先乱了阵脚,那这仗,可就难打了。

